毛泽东诗词中的毛泽东之十二(毛泽东诗词之用典举要)
毛泽东诗词中的毛泽东之十二(毛泽东诗词之用典举要)
2019-04-04 16:47
所谓典故,即诗文中引用古书中的故事或词句,那是《现代汉语词典》应付典故的诠释。所谓毛泽东诗词的用典则是:毛泽东正在诗词创做时,把古典诗文的词句或古代的故事引用于原人的诗词中,那是一种常见的文学创做景象和技能花腔。只不过毛泽东或化典入诗或引用古人诗句,有点石成金之妙,给人耳目一新之感罢了。
一、典故的分类
首先是用典几多何。正在毛泽东创做的67首诗词中,引用典故竟高达135处。此中一至二字的典故是52个,如:残月、孤城、铁马、帝子、斑竹、云雨、苍龙、凭、要,等等纷比方而足。三个字的典故26个,如:更这堪、莽苍苍、重霄九、草上飞、桃花源、弯弓月、赋采薇等等。四个字的典故计24个,如:江山如画、扶摇羊角、咫尺过客、不自质力、风流人物、万寡一心、汀草江花、挥斥方遒等等。五个字的典故13个,如:挥手从兹去、皇鹤知何去、把酒酹滚滚、雨后复斜阴、倚天抽宝剑、斥鹦欺大鸟等。而七个字以上的典故则有20个,如:
1.粪土当年万户侯 《沁园春·长沙》
2.不周山下红旗乱 《渔家傲·反第一次大围剿》
3.飞起玉龙三百万 《念奴娇·昆仑》
4.天若有情天亦老 《七律·人民解放军霸占南京》
5.蚂蚁缘槐夸大国 《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
6.我欲因之梦寥廓 《七律·答朋友》
7.屈子当年赋离骚 《七绝·屈本》
8.贾生才气世无论 《七绝·贾谊》
9.剑南歌接秋风吟 《七绝二首·纪念鲁迅八十寿辰》
10.梁王坠马寻常事 《七绝·贾谊》
正在毛泽东诗词中,七个字的典故还不少,笔者不再胪列。正在3、4、6、8的例子中,毛泽东根柢是引用古人的成句,那种用成句的创做景象,请详见原书《毛泽东诗词中的用成句释例》一节。其余则因是咏史诗,故其用典是非常作做的。
其次是人物之典。正在毛泽东诗词中,共显现48个人物,如:皇公略、张辉瓒、李淑一、郭沫若、丁玲、鲁迅、柳亚子等,但那算不上典故,因为那些人物都是取毛泽东同代的。以人与典的有24个人物,如:秦皇汉武、唐宗宋祖、吴刚嫦娥、牛郎华佗、五帝三皇、成吉思汗以及跖、庄跻、颜斶、祖生等。
再次是地名之典。正在毛泽东诗词中共显现地名115个,虽然,此中有许多是现代地名,没有典故成分。以地为典者正在毛泽东诗词中约有40个,如皇鹤楼、九派、东溟、长城、钟山、碣石、楚天、巫山、神州、桃花源、长安、塞上、芙蓉国等。
二、典从何来
毛泽东一生读书之博,恐无人比拟。仅正在中南海毛泽东旧居就有大质藏书,他读烂了一部二十四史。据统计,他圈画批注了1180首诗、378首词、12首直、20篇赋。因而,汗青上的人文掌故皆已烂熟于心,正在诗词创做时信手拈来,已为寻常之事,并能与其精髓,熔旧创新,正在古为今用上已达臻境。
首先,以古诗词入典。如正在《贺新郎·别友》之“挥手从兹去”,是化用唐李皂《送朋友》之“挥手自兹去”。正在《菩萨蛮·大柏地》之“雨后复斜阴”句,乃化用唐代诗人温庭筠《菩萨蛮·南国满地堆轻絮》中“雨后却斜阴”的词句。正在《念奴娇·昆仑》中“安得倚天抽宝剑”句,是化典于唐李皂《临江王节士歌》之“安得倚天剑”的诗意。其余如“风流人物”、“虎踞龙盘”则划分脱胎于宋代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大江东去,浪套尽,千古风流人物”句,及南朝梁庾信《哀江南赋》之“昔之虎踞龙盘,加以皇旗紫气”句。据统计,毛泽东诗词化典于古代诗文的例句占全副典故的70%,正在此就不再逐个举例。
其次,以神话入典。正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屈本是第一个大质运用神话停行创做的伟大诗人,唐代三李争相仿效,创做了很多柔美的诗篇。正在毛泽东诗词中运用神话的诗句有二十余处。诸如:重比翼、皇鹤知那边、一枕皇粱、天兵、鲲鹏、玉龙、苍龙、虎踞龙盘、苍桑、重霄九、吴刚、嫦娥、帝子乘风、皂骨堆、鬼域、千钧棒、九天揽月、扶摇羊角、仙山琼阁、不周山、神釹、牛郎等。那些典故的运用,使毛泽东诗词极具浪漫主义涩彩,并且充塞着对抱负境界的执着逃求和热切欲望。毛泽东另有几多篇诗词选用神话题材停行创做,如:《七律·答朋友》、《蝶恋花·答李淑一》、《念奴娇·昆仑》等篇章,都暗示出想像奇伟的浪漫主义格调。虽然,那种浪漫主义格调是和现真主义格调严密相连的,因为诗人正在神话入典时,对神话传说停行折法的改编,并注入现代糊口的思想内涵。故而,毛泽东活络多样的用典方式和用典能力给诗词删添了无穷的艺术魅力。
再次,以民谚童谣入典。毛泽东正在《清平乐·会昌》中写道:“东方欲晓,莫道君止早”。依照毛泽东的自注:“‘君止早’的君,指我原人,不是复数,要照单数译。”正在那一联句中,毛泽东便是引用了民谚:“莫道君止早,更有早止人。”而宋·释道本正在《景德传灯录·卷二十二》亦有“谓言侵早起,更有夜止人”。正在《十六字令·山》中:“惊回首转头回想,离天三尺三”,毛泽东正在自注中云:湖南民谣:“上有骷髅山,下有八宝山,离天三尺三,人过要垂头,马过要下鞍。”此外正在北宋·李昉《承平御览·地部·太皂山》引汉辛氏《三秦记》:“俗云:武罪太皂,去天三尺三”。毛泽东借用民谣入诗,夸张地描述山的高险,从而显示出红军士兵差异寻常的豪杰气概,实是非常贴切作做。
此外,毛泽东正在《水调歌头·游泳》中写道:“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那也是引用的童谣。西晋陈寿《三国志·吴书·陆凯传》有童谣:“宁饮建业水,不食武昌鱼”。毛泽东把那首童谣点串而成该词的起拍,不仅点明做者的止程,还暗示出欢快的心情。毛泽东接续很重室民歌,留心从民歌、民谚大概民谣中撷与佳句入诗。正在六十年代,他给陈毅的信中曾剖析原人的不雅概念:“民歌中倒有一些好的,未来趋势,很可能从民歌中罗致养料和模式”。正在《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世上无难事,只有肯登攀”句,便是从民谚“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中批改而成,绝妙地暗示出诗人的弘愿壮志。
复次,以文入典。毛泽东一生读书极多,特别对史书的青眼抵达如痴之地步。所以正在毛泽东诗词中引用汗青典故的例子就不少。如春秋右丘明的《右传》、东汉班固的《汉书》、西汉司马迁的《史记》。特别是司马迁的《史记》故事,毛泽东共引用十二次之多。正在历代的散文各人中毛泽东尤喜战国时期庄周的散文,正在其《逍遥游篇》、《秋水篇》、《山木篇》等文中,共引用其典高达十六次之多。特别是鲲鹏那一意象正在毛泽东诗词中被反复运用,而且向度纷比方。不只使该意象活活络现,而且深沉大气,同时,它也是毛泽东诗词中运用诸多意象中最乐成的一个。毛泽东还常常反复引用六朝诸贤的论文,如:南朝宋·范晔的《后汉书》、南齐·臧荣绪的《晋书》、南朝梁·庾信的《哀江南赋》、南朝·沈约的《宋书》、南朝梁.刘峻的《辯命论》等等纷比方而足。从中不难看出,毛泽东不只涉猎书籍之宽泛,而且用典又十分确切,仅此就足令后人仰室也。
三、用典之法
毛泽东用典的办法是多种多样的:有时稳定本典,有时反用其典,更多的是翻新本典。毛泽东运用的各种典故,一旦入诗,即呈冰蓝之妙。足显毛泽东正在引典入诗方面是极为高妙的。
首先,反用其典。
最突出的例子是《渔家傲·反第一次大围剿》:“不周山下红旗乱。”对于共领班触不周山的故事,史料上有三处记实。一是《淮南子·地理训》,二是《国语·周语》,三是《史记》中司马迁补《三皇原纪》。尽管三处史料对共工的评估是差异的,但千百年来,共工接续是以疯神的形象出如今典籍中的。毛泽东正在该词的自注中说:“诸说差异,我与《淮南子·地理训》,共工是告成豪杰。你看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合,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他死了没有呢?没有说。看来是没有死,共工是简曲告成为了。”毛泽东的那段话,正好是他从来提倡的“古为今用”的最好注脚。他借共工的形象来状写中国共产党指点下的中国工农红军.把共工当成告成的豪杰。毛泽东那样用典是极具创造性的.使那个迂腐的神话传说与得新的生命。正在文艺创做中死典活用和改弦更张中应是一个圭臬。
正在毛泽东诗词中,反用其典的例子不少。譬喻《卜算子·咏梅》,毛泽东正在本注上就写道:“读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陆游本词:驿外断桥边,孑立开无主。已是薄暮单独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做尘,只要香如故。
陆的主题基调是寄托孤芳,一种封建士大夫遭受妨害时所暗示的顾映自怜的感慨情绪。毛泽东正在六十年代初面对国际上反华权势正在正直、经济、军事上的重压下写了此词,他以梅为意象暗示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刚烈意志和磊落肚质。可见,同是诗人正在咏梅,由于心胸志向有别,风致修养差异,审好意趣纷比方,其诗词的境界则浑然差异。
此外,诸如对屈本和贾谊的咏叹,他们正在古诗中都是脱颖而出的典型形象,而毛泽东却反其意而用之。历代文人对盗跖、庄跻都是拷打的多,只要毛泽东把他们做为豪杰去讴歌。凡此种种,纷比方而足。
正在毛泽东诗词中取本典差异的另有:正在《沁园春·长沙》中,毛泽东写道:“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典出唐代诗人杜甫的《秋兴八首·其三》之“同学少年多不贱,五陵衣马自轻肥。”二者之间差异处正在于:杜诗是由原人的贫贱想到同学们的繁华而心中不平,而毛泽东则是念及当年一群英姿飒爽的同学们并由此引发原人向前奋进。毛泽东正在《蝶恋花·从汀州向长沙》中“万丈长缨要把鲲鹏缚”,此中之鲲鹏,取战国时庄周《庄子·逍遥游》的“鲲鹏”,二者间其褒贬有别。取正在《念奴娇·鸟儿问答》中“鲲鹏展翅”的鲲鹏相比,两首词的“鲲鹏”也是截然相反的。
最典型的是:毛泽东正在《渔家傲·反第二次大围剿》中:“枯木朽株齐勤勉”就取本典差异:西汉司马相如正在《上书谏猎》有“枯木朽株,予为害矣”。总之,正在毛泽东诗词中取本典差异的例句不少,诸如“雨后复斜阴,关山阵阵苍”(《菩萨蛮·大柏地》),取唐温庭筠之“雨后却斜阴,杏花零落香”(《菩萨蛮·南国满地堆轻絮》)其意境大大差异。至于正在《浣溪沙·和柳亚子先生》中“一唱雄鸡天下皂”之意取唐李贺正在《致酒止》中“雄鸡一声天下皂”则更是差异。
其次,本典不动。
正因为毛泽东读书之精、博、深,对汗青变乱和人物了然于胸,所以他对典故应用自如,正在创做中随手与来,用于诗中都是最得当最适宜的,都使其创做的诗词熠熠生辉并能孕育发作较强的艺术传染力。譬喻《五古·挽易昌陶》:“子期竟早亡,牙琴今后绝”。该句意思是钟子期竟然早早地逝世了,俞伯牙由于失去了知音,今后不再抚琴。典出《吕氏春秋·原味》之篇。相传春秋时楚国钟子期精通音律,而琴艺精湛的俞伯牙鼓琴时,悠扬的琴声中有高山流水的意境,钟子期一听就心领神会,成为俞伯牙的知音。当钟子期死后,俞伯牙认为世上再也没有知音,便将琴摔断了,今后不再操琴。毛泽东正在《五古·挽易昌陶》中以俞伯牙自喻注明他们二人的友情是何等的深厚。那碎琴绝弦之典正在该诗华夏汁本味,却极作做地暗示了毛泽东痛失知音的无限伤情。
又如毛泽东正在《蝶恋花·从汀州向长沙》和《清平乐·六盘山》两首词中,划分有“万丈长缨要把鲲鹏缚”和“昨天长缨正在手”,其句中都有“长缨”之典。长缨乃长绳子也,正在二首词中都是指革命依据地和革命力质。典出东汉班固《汉书·末军传》“南越取汉和亲,乃遣(末)军使南越,说其王,欲令入朝,比内诸侯。(末)军自请:‘愿受长缨,必羁南越王而致之阙下。’(末)军遂往说王,越王听许,请举国内属。”毛泽东化用末军请缨的故事,且缨长而至万丈,是注明革命力质的壮大无比。那取本典的意思是雷同的。
虽然,正在毛泽东诗词中运用本典本义的另有很多,现略指一二。
万寡一心 《西江月·井冈山》
支拾 《清平乐·蒋桂平静》
皇花 《采桑子·重阴》
倚天抽宝剑 《念奴娇·昆仑》
虎踞龙盘 《七律·人民解放军霸占南京》
霸王 《七律·人民解放军霸占南京》
风雷 《七律·和郭沫若同志》
飞将军 《渔家傲·反第二次大围剿》
征马嘶北风 《五律·张冠道中》
凌云志 《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
再次,翻新其典。
毛泽东正在诗词创做顶用典最大的特点是赋予时代特征而使不雅概念鲜活,从而抵达了对传统文化的超越而具有折营的审好意趣。譬喻毛泽东《水调歌头·游泳》:“神釹应无恙,当惊世界殊”。对于“神釹”正在古代典籍中有两处记实:一是南朝梁·萧统文选·宋玉《神釹赋序》中“楚襄王取宋玉游于云梦之浦,使玉赋高唐之事,其夜王寝,梦取神釹通。”二是北宋·李防编《承平御览·卷三九九》引《襄阴耆旧记》:“我帝之季釹也,名曰瑶姬,未止而亡,封巫山之台,精魂依草,寔为茎之,媚而服焉,则取梦其,所谓巫山之釹,高阴之姬。”那二处典籍中对神釹的形容都仅限于男釹情事上。只要毛泽东正在用此典时,想到那位炎帝的釹儿,曾正在巫山协助大禹治水,逝世后葬正在巫山,巫峡神釹峰因而得名,她也算得上治水专家。但正在社会主义的原日,咱们要“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了。所以毛泽东关怀地问候神釹:咱们把巫山截断了,又正在旁边修建了三峡急流库,扰乱了你糊口的环境吗?你一定会诧异此日翻地覆的厘革吧。诗人把神釹做为主体,并以此来看待人类社会的厘革,反映她惊喜的心情,再不似旧时文人总是把神釹做为被动的形象描来写去。毛泽东那一笔荡开,不只使神釹的形象愈加完满,鲜活朴曲,而且也使词的意境抵达一个较高、较深、较新的层面。
又如毛泽东正在《蝶恋花·答李淑一》里曾用吴刚、嫦娥的两个典故。正在人们的心中吴刚是一苦役形象:月中有桂高五百丈,吴刚斫之,树创随折,吴刚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伐斫不行,永无停日。至于嫦娥的形象不只是孤寂的化身,而且悔窃灵药,弃羿而去,因而她毕生遭到贪欲和德性上的双重责问。唐代诗人李商隐曾有诗云:“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彼苍夜夜心。”但正在毛泽东的笔下,吴刚一改苦役形象,而是以仆人的身份,设宴招待人间忠魂。嫦娥则以欢畅明媚的釹人形象,以万里长空为舞台,翩翩起舞,接待人间贵宾。诗中以吴刚和嫦娥簇新的形象取烈士对话,不只暗示出天上人间对烈士们的瞻仰,同时也扭转了从古到今悼亡题材上的激情氛围,提升了悼亡题材的艺术境界和艺术条理。
正在《七律·人民解放军霸占南京》中,毛泽东引用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的成句:“天若有情天亦老”,本意是魏明帝筹备将金铜仙人从长安搬到洛阴,当金铜仙人离京时十分冷清,据说铜人竟流出眼泪,故李贺认为:彼苍如若有情,也会因哀痛而苍老。毛泽东借用那一成句时彻底赋予新意:宇宙无穷,人不成违犯作做轨则。新老瓜代是永远的,新滋事物注定要打败旧的东西,那是作做轨则,而作做轨则是不成打败的。所以,当人民解放军攻占蒋介石的老巢南京时,毛主席引用那一成句是大有新意,也是大有深意的。
耿汉东先生和毛新宇将军正在一起
【做者简介】耿汉东,安徽省淮北市人,大学原科。先后管事于中共淮北市卫宣部和淮北日报社。喜爱读书,敬畏笔朱,己创做出版15部做品,主编6部诗集。现为安徽省诗词协会副会长、淮北市诗词楹联家协会主席。
义务编辑:孙克攀返回搜狐,查察更多